我不是要推倒冷馬,但沒有理由要推倒非空調車吧.畢竟兩種車都有不同的優點和缺點.非空調巴士於很多時候是比較舒適和對人健康些,例如冬天,春秋,晚上及清晨 (包括夏夜),清風吹入來的感覺是有錢也買不到的,可以有開逢車的感覺和享郊外清風,好正,亦是空調車不能做到,(當然有人不識欣賞,但亦有很多人識欣賞,很多人不是因價錢因素冬天較愛非空調) 而這個時間比例是很高的.你於活窗車內點熱都不會慘得過於空調車內多人少冷氣時空氣焗促果種辛苦法 (通風和溫度控制差, 冬天地鐵多人果種焗真的很難頂),起碼有風,亦不必怕凍死和減少細菌於車內散播,更可給窮人於價錢上有個選擇 (社會責任).無錯,社會是進步緊,但是否進步到D冷氣可以先進到用好少電和能源,而不傷害環境,開空調電費及社會成本很低 ? 及進步到時時擁有好像活窗車的清新環境和空氣 ? 否則就同一個未識搵錢但猛用錢的人,搞到周身債.自然的空氣永遠是最好的 (像水和汽水一樣),空調只不過是好熱的時候的一個附加品 (治標不治本,一個吹慣冷氣的人一出到街好易成身汗),而空調產生的環境問題和其他污染問題同樣令人擔心 (前者卻被人忽視),加快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暖化速度,故空調 / 非空調車又怎可用彩色電視 / 黑白電視和 MP3 / 卡式帶來比較呢 ? 根本很多情況下空調車是不能代替非空調車,就等於萍果和橙,無得比.
人做了錯事要認,要改,明知錯都要錯下去才是最卑劣,我們要想辦法根治熱島效應的同時,明知空調對環境造成危害我們還要繼續增加空調巴士數目甚至全冷 (或開大空調) 即是同我們的地球和子孫過不去,也說不通.這是我和版友 903 的共同看法.現時已有很多路線全冷,即使有非空調車的路線很多只提供最少的非空調巴士班次 (一小時一班,甚至非繁時全冷),故絕對不會影響想乘空調車的乘客.現時的空調車數目已經是平衡點或超過平衡點.看看今年的夏天空氣明顯比較清新,我相信我們的地球是可以有救的,是有希望的,為何我們不去救還要用多D空調 ? 買多D空調車 ? 政府責無旁態,除了要停止增加空調巴士數量外,更不應再降低空調車票價,現時空調車的票價已很合理及偏低,用減價去全冷是違反了自付社會成本的原則,更是和環保這個世界潮流對著幹.
非常感謝武神裝攻技術上的一些見解,為了省卻空調只要於巴士形狀設計上和停車時的吹風機上著手便行 (今日的吹風機會比20年前優勝) ,因為行車時是夠涼的.大家有否發覺,電車是很涼的,因為電車成隻窗可以 100% 打開,如以巴士的速度行你話會幾爽.
上星期六是夏季一個熱日天的日子,大約下午四時,我坐在一條大線的一部非空調巴士的下層 (該線班次很密),而我部車跟住前面一架同線的空調車.即兩部同一路線的巴士同時埋站 (前面空調,後面非空調).其中一個站有2人上車,全部選後面的非空調,而下一個站有7個人上車,5個上前面的空調,2個人選後面的非空調.
這4位乘客是互不認識的,但即使在熱日天,他們都不約而同作出同一個選擇:選後面的非空調巴士而不上前面的空調車.為什麼 ? 他們的消費行為是否非理性呢 ? 他們如果不是滿意及接受當日的天氣下非空調車內開了窗的環境 (當然可能想健康,環保D,空氣流通D),又怎麼會上車 ? 總之就是選了它,非空調並非如一些版友所講咁差,況且而家不是叫你去坐AEC,丹拿E,珍寶的舊車,而是康明斯勁龍,勁豪,垣克.你不喜歡坐普通巴士可以選空調,為何要抺黑 ? 重要累到這4位乘客及其他人無得坐,這是個非常自私的想法.你有選擇自由,人地 buy 活窗的,是不是都應該有選擇的自由嗎 ? 既然非空調巴士和空調巴士都有它們同存的價值,況且廿年後這個需要還存在,而社會上不少聲音要求保留非空調普通巴士服務和極力反對全冷,九巴購入新的歐三,歐四的非空調巴士是刻不容緩的,責無旁態.
女仔本色的藍田 GIGI ( 我的簽名檔及個人資料已 Updated
![Wink :wink:](https://www.hkbf.org/images/smilies/icon_wi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