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半山~耀東的路線故事
第6篇~722+M722
新路新線
1984年初,貫通銅鑼灣至柴灣的東區走廊通車,為東區居民解決了以往單靠英皇道往返灣仔、中環的交通問題。同年6月8日,中巴開辦了5條東區走廊快線,包括720(筲箕灣至中環機利文街)、721(太古城至中環)、722(「魚則」魚涌祐民街至中環)、780(柴灣新廈街至中環永和街)、781(興華村至中環德忌利士街)。當中,只有780提供全日服務,而在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會繞經筲箕灣道及太古城。而其他東廊路線,包括今次的主角722,都只會提供平日繁忙時間服務。而只有720是特快線不停銅鑼灣。
1989年,中巴曾提出延長22及722到康山,但計劃遭否決(詳見耀東的路線故事第3集)
休克?
92、93年間,722因為客量不足,取消服務。至1995年9月1日,配合耀東山巴士服務提昇,722才重新投入服務,提供平日上午繁忙時間單向往中環、下午繁忙時間單向往耀東的班次。
由耀東開出,經:耀興道>惠亨街>太祥街>筲箕灣道>英皇道>東區走廊>維園道>內告士打道>告士打道>夏愨道>紅棉路天橋>金鐘道>德輔道中>永和街>干諾道中>林士街巴士總站
由中環林士街總站開出,經:林士街總站>干諾道中>畢打街(掉頭)>干諾道中>域多利皇后街>德輔道中>遮打道>美利道>金鐘道>添馬街>德立街>金鐘東巴士總站>樂禮街>金鐘道>軒尼詩道>分域街>駱克道>軍器廠街天橋>告士打道>菲林明道>會議道>鴻興道>鴻興道天橋>維園道>東區走廊>渣華道>英皇道>筲箕灣道>太康街>鯉景道>太安街>成安街>耀興道>耀東巴士總站
722作為一條東廊快線,自然收費會比身為市區半特快的22為高。可是,當年筆者經常選搭722由耀東到銅鑼灣,需時要40分鐘左右,而22,以及後來的20,也只需要40分鐘左右的時間,經常兩班同時開出的20及722,會於同一時間到銅鑼灣、中環。
722復辦初期,由原服務22的XF行走(22改派剛從11退下的LF100-4、106-10行走)。而於722服務時間以外,則改行20/22、18及2A等線。
722之超級特快?
在97年左右,中巴為722開辦了上、下午回程服務。但行車路線卻是出乎各位讀者所能想像的。
上午回程:林士街總站>干諾道中>畢打街(掉頭)>干諾道中>域多利皇后街>德輔道中>遮打道>美利道>金鐘道>添馬街>德立街>金鐘東巴士總站>樂禮街>金鐘道>軒尼詩道>分域街>駱克道>軍器廠街天橋>告士打道>菲林明道>會議道>鴻興道>鴻興道天橋>維園道>東區走廊>太安街>成安街>耀興道>耀東巴士總站
下午回程:耀興道(東)>南康街>東區走廊>維園道>內告士打道>告士打道>夏愨道>紅棉路天橋>金鐘道>德輔道中>永和街>干諾道中>林士街巴士總站
這個特快服務版本,到新巴接手之後,便無聲的消失了.....
一雞鳴,一雞死?
自東廊特快線開辦後,市區半特快路線的功能亦漸漸減退。東區的市區半特快路線的功能,從以往出入中區首選,慢慢變成輔助東廊特快線。自中巴申請開辦88(與最終定案大有不同)及城巴於95年開辦8X,東廊的港島路線不再局限於來往東區及中區,而市區半特快路線的角色也開始有所改變。
至95年,東區只剩下10A、18、20、21、22、80及88共7條市區半特快路線。為與城巴爭一日長短,中巴80改道,「魚則」魚涌至筲箕灣路段改經東廊。10A及18亦只提供提繁忙時間服務。至98年,新巴接辦中巴91(包括21、302及305)條巴士路線。新巴甫一上場,便表示有意大幅度重組巴士路線。與東廊特快線重疊的東區市區半特快路線首當其衝。
10A於98年9月1日起與18合併;21改編為M21,延長至中環機鐵站;80取消,新巴開辦8P取代。98年9月及10月,東廊快線8P及788分別提昇至全日服務均取得不俗的成績,市區半特快路線的命運岌岌可危。99年3月18日,第一個涉及市區半特快路線的重組實施了:20、720及722。
從當日起,20取消;720及722提昇為全日服務;M21繞經中環碼頭及18提早頭班車服務時間。720提昇為全日服務,迅速成為新巴東區路線的新寵;而722,則.....
722=K型?
配合20取消,722於非繁忙時間及假日需延長至筲箕灣;而722以往的致命傷:經銅鑼灣的問題仍依然存在。720的客量火速提昇之際,722的客量郤與未提昇沒有兩樣。雖然720及722提昇服務後3日之後便提供全空調服務,但對722的客量沒有幫助。
救極救唔掂=M21
M21,是新巴出手極力挽留的21的成果。奈何,M21的客量自720提供全日服務及99年中起多次班次縮減而不斷減少。至2001年6月3日,新巴終於向M21開刀。
計劃是M21與722合併,成為M722線及2號西行改經內告士打道及海富中心。M722是一條循環路線,來往耀東村及中環機鐵站。
由耀東村開,經:耀興道>惠亨街>太祥街>筲箕灣道>英皇道>東區走廊>維園道>告士打道>夏愨道>紅棉路天橋>金鐘道>德輔道中>永和街>干諾道中>民光街>民耀街>民祥街>干諾道中>紅棉路>金鐘道>添馬街>德立街>金鐘東巴士總站>樂禮街>金鐘道>軒尼詩道>分域街>駱克道>軍器廠街天橋>告士打道>菲林明道>會議道>鴻興道>鴻興道天橋>維園道>東區走廊>太安街>成安街>耀興道>耀東巴士總站
新的M722,解決了722以往經銅鑼灣而嚴重拖慢行車時間的問題;亦方便了耀東、康山及「魚則」魚涌的居民,提供更直接接駁中環碼頭的服務。
小插曲~M72定N72
記得M722開辦初期,仍然派出搞牌的LA為主力及23的一部14系做M722的單向班次。開辦首日,新巴要求車長以M72的路線牌示人。但有不少以往的722常客,對於新路線顯示大感不惑,不少更向車長及站長投訴!而M72這個路線牌亦只有4小時的壽命。以後派搞牌LA、VA,亦會維持以722的路線牌示人,並在車頭處放一個M722的綠底白字小牌。
至2000年中,M722才正式改派30系的低地台巴士,正式奠定了M722作為東區其中一條主要路線的地位。而M722開辦三年的時間,乘客量漸漸的得到改善,成為耀東、康山及「魚則」魚涌居民出入中區灣仔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