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西村擬重建 居民難獲安置 唯一私營廉租屋村 住客無公屋戶身分
【明報專訊】由東亞主席李國寶、恒基主席李兆基等任董事的香港平民屋苑有限公司,有意重建旗下全港唯一「私營公屋」大坑西新村,初步構思分3期發展,首兩期繼續作廉租屋村,第三期則作私人住宅出售。現時在大坑西村的千多戶居民並無公屋住戶身分,將來重建亦不會獲公屋安置,若不能原址安置,恐成無主孤魂,被迫流落租金飈升的私人市場。
1961年,港英政府為安置大坑西徙置區的居民,以三分之一地價批出土地予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興建大坑西新村,約建1600個單位。政府在今年中修訂石硤尾分區計劃大綱圖,把大坑西新村改為綜合發展區,地積比率由9倍減至5.5倍,並加入90米和130米的高度限制,當時居民和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均提出反對,但反對意見不獲城規會接納。
近50年樓 改用途或涉補地價
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回應本報查詢時承認有重建計劃,但具體做法尚未確定。大坑西新村數年前開始凍結入住申請,就是因為可能重建及樓宇老化的原因。
發展局表示,未收到大坑西新村的整體重建建議,根據綜合發展區用途,任何重建計劃都要向城規會提交申請及總綱發展藍圖。發展局又稱,當年批地條款寫明興建最少1600個單位,出租予低收入人士,將來重建方案若與條款不同,要考慮會否涉及補地價。
3期重建 1/3擬作私樓出售
據了解,政府內部希望該村重建後繼續作為廉租屋村。民協立法會議員馮檢基透露,在今年中城規會的會議上,平民屋宇有限公司的代表曾透露會分3期重建,首兩期都會作為租屋,第三期則會作為住宅出售,以抵沙興建廉租屋的虧蝕。
一旦重建,該村居民的安置安排或出現問題。馮檢基指出,民協區議員王桂雲在90年代已開始為該區居民爭取公屋權利,當年不少租戶都是在公屋重建下獲房委會安置入大坑西村,他們其後發現自己竟失去公屋租戶身分,不但不可以綠表申請居屋,將來重建亦不會獲得安置公屋的待遇。
馮檢基指出,當年批地時還未有房委會和公屋政策,令到這班人雖然居於「私營公屋」,卻沒有公屋租戶的福利。
他說,重建計劃未必能完全安置所有現租戶,故早前已向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表達意見,希望有圓滿解決方法。
佢後面仲有一篇訪問居民
大坑西邨一向都有少少神秘既感覺,細個以為佢都係房委會既果d舊屋邨,後尾睇過hkplace先知原來佢係一條「私人公屋」
講真真係唔太多覺佢維修條邨...例如翻油下外牆果d都冇
香港模範屋宇會既模範邨原本都係類似既o野,不過後尾比房委會接管o左
而呢d機構既背景資料〈我們都在蘇屋邨長大〉一書亦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