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個疑惑, "將"、"張"同音, 為什麼會有兩個不同的英文譯音? "荃"灣為什麼是Tsuen而不是Chuen?
看了wikipedia, 終於解開答案: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ntonese_phonology
香港開埠時, 原來 "將"、"張"並非同音字. "將"的聲母, 與普通話的"z"一樣; 而"張"的聲母, 與普通話的"j"差不多.
英文裡沒有"送氣聲母"的概念, 英國人會將"Pin"和"Spin"的"p"音, 視為同音. 因此, 英國佬不能分得清楚中文的送氣聲母和非送氣聲母. 所以廣東話b,p聲母開頭的字, 英文譯音一律是p開頭; 同樣地, z,c聲母開頭的字, 英文譯音一律是ts; j,q聲母開頭的字, 英文譯音一律是ch. 所以, 廣東話聲母j,q,x, 分別譯做ch, ch, sh. "將"被譯成Tseung, 而"張"則被譯成Cheung.
但是, 香港人一直都有"懶音"的毛病, 一個世紀後, 香港人已經分不清廣東話的zcs和jqx. 所以, 到了1950年代, 連字典也將兩個字的聲母標示為"s", 兩個字變成了同音字.
結果, 我們年青一代, 就會覺得同一個音, 譯名有時用TS開頭, 有時用CH開頭, 好似好隨便, 完全無規則~ 同一個道理, 香港人學普通話有很大的困難, 因為普通話zcs, jqx, zhchsh分得好清楚, 但香港人往往覺得是同一組音
再往前推, 翻查宋朝的拼音字典"廣韻", 就會發現一些規律.
宋朝官話聲母->清朝廣東話聲母->21世紀港式廣東話聲母 (以現時的普通話拼音表示):
s -> s -> 仍然是s. 例子: 星(永星里 Wing Sing Lane)、三(三聖Sam Shing)
x -> x -> s. 例子: 深(深井 Sham Tseng)、聖(三聖Sam Shing)
sh -> x -> s. 例子:山(九肚山路 Kau To Shan Road)
j"(注) -> x(?) -> s. 例子: 石(石湖墟 Shek Wu Hui)、常(常安街 Sheung On Street)
x"(注) -> x(?) -> s. 例子: 順(順利邨道 Shun Lee Tsuen Road)
所以, 永"星"里和三"聖"邨, 同音不同譯名, 是有其歷史原因的~
z -> z -> z. 例子: 將(將軍澳 Tseung Kwan O)
j -> j -> z. 例子: 張(張保仔 Cheung Po Tsai)
zh -> j -> z. 例子: 莊(康莊道 Hong Chong Road)
c -> c -> c . 例子: 荃(荃灣 Tsuen Wan), 翠(翠屏 Tsui Ping)
q -> q -> c . 例子: 昌(南昌 Nam Cheong)
ch -> q -> c . 例子: 插(插桅杆街 Chap Wai Kon Street)
z"(注) -> z/c(?) -> z/c. 例子: 曹(曹公潭 Tso Kung Tam)、錢(金錢徑 Kam Tsin Path)、前(衙前圍道 Nga Tsin Wai Road)
zh"(注) -> q/x(?) -> c/s. 例子: 柴(柴灣 Chai Wan)
注意: 唐宋時期的官話, 有所謂的全濁聲母. (清、濁)聲母的分別, 就像英文的(p,b),(t,d),(s,z)一樣. 以上用了日文的濁音符號("), 來表示濁音聲母.
現時, 中國大部份語言, 無論是廣東話還是普通話, 全濁聲母已全部消失, 與清聲母合併了. 在廣東話, 唐宋時期清聲母開頭的字, 大都變成了高音字, 如幫、透、精、生; 而濁聲母開頭的字, 大部份變成低音字, 如柴、明、定、從. 只有上海話、潮州話、台語, 還保留著全濁聲母.
PS: 嗯, 現時香港人也有很多懶音, 不少人都分不清l聲母與n聲母的分別, 將"男"(nam)與"藍"(lam)視為同音. 或許, 到我們年老時, 那時的後生仔, 會很奇怪為什麼明明"南"、"藍"同音, 但"南昌街"(Nam Cheong Street)與"藍田"(Lam Tin)中"南"、"藍"的英文譯名會不同XDD